除架
杜甫〔唐代〕
束薪已零落,瓠叶转萧疏。
幸结白花了,宁辞青蔓除。
秋虫声不去,暮雀意何如。
寒事今牢落,人生亦有初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在初秋之际,那瓠瓜的架子已然零落,到了该拆除的时候了。
因此即使到秋天瓜蔓被拆掉,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。
秋虫声声萦绕耳畔,暮雀哀鸣情深意长。
虽然时光已到了暮秋,一片萧条,但“我”也没什么惋惜的了。
注释
束薪:捆扎起来的柴木,一捆薪柴。
瓠叶:瓠瓜的叶。古人用为菜食和享祭。
简析
《除架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的首联先以秋日柴薪散落、瓜叶凋零之景,造出一种凄凉、萧瑟的氛围;颔联以花开花落、藤蔓枯荣的自然现象,暗示人生的变迁与抉择;颈联进一步写凄清秋景;尾联以寒秋之景作结,联想到人生的起点与终点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。全诗融情入景,感情深沉、意境悠远,富有哲理意味。
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1338篇诗文 2730条名句
关山月
李白〔唐代〕
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
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
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。
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。
戍客望边邑,思归多苦颜。(望边邑 一作:望边色)
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。
陇西行
王维〔唐代〕
十里一走马,五里一扬鞭。
都护军书至,匈奴围酒泉。
关山正飞雪,烽戍断无烟。(戍 一作:火)
别离
陆龟蒙〔唐代〕
丈夫非无泪,不洒离别间。
杖剑对尊酒,耻为游子颜。
蝮蛇一螫手,壮士即解腕。
所志在功名,离别何足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