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杂诗·其八

陶渊明 陶渊明〔魏晋〕

代耕本非望,所业在田桑。
躬亲未曾替,寒馁常糟糠。
岂期过满腹,但愿饱粳粮。
御冬足大布,粗絺已应阳。
正尔不能得,哀哉亦可伤!
人皆尽获宜,拙生失其方。
理也可奈何!且为陶一觞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做官时食俸并不是我的意愿,耕作植桑才是我的本行。
我亲自耕种未曾停止,仍常常饥寒交迫只能吃粗劣食物。
哪里敢奢望能够吃饱,只希望米粮能解决温饱。
有粗布抵御冬天的饥寒,有葛布遮挡夏日骄阳。
正是这些也很难得到,实在时令人心哀伤。
他人皆已得其所,我太笨拙没有什么好的办法。
天理不通无可奈何,只能举杯痛饮忘掉忧愁。

注释
代耕:旧时官吏不耕而食,因称为官食禄为代耕。
躬亲:指亲自;亲身从事。
糟糠: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、米糠等粗劣食物。
岂:哪里。
但愿: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这组诗共十二首,前八首“辞气一贯”,当作于同一年内,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(418),陶渊明五十四岁时;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(401),陶渊明三十七岁时。此诗为组诗第八首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陈庆元等 编选·陶渊明集·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

简析

  《杂诗·其八》是一首五言古诗,此诗较为详细第描绘了诗人自己躬耕不辍的过程,但却仍然不得温饱,常常饥寒交迫,只能依靠糟糠、粗布充饥、御寒,勉强度日。他承认任何人可以以适当的方法来谋生,又深感自己拙于生计,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。顾念自身如此勤苦,而“人皆尽获宜”,于理实在不通。“理也可奈何,且为陶一觞”,无可奈何,只有借酒浇愁,抚慰内心的愤愤不平。这首诗于怨中有坦然,坦然中又有怨语,表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。

陶渊明

陶渊明

陶渊明(约365—427年),名潜,字元亮,别号五柳先生,私谥靖节,世称靖节先生,一说寻阳郡柴桑县(今江西九江)人,另一说江西宜丰人,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被誉为“隐逸诗人之宗”“田园诗派之鼻祖”。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 137篇诗文  1327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有会而作

陶渊明 陶渊明〔魏晋〕

旧谷既没,新谷未登,颇为老农,而值年灾,日月尚悠,为患未已。登岁之功,既不可希,朝夕所资,烟火裁通。旬日已来,始念饥乏,岁云夕矣,慨然永怀,今我不述,后生何闻哉!

弱年逢家乏,老至更长饥。
菽麦实所羡,孰敢慕甘肥。
惄如亚九饭,当暑厌寒衣。
岁月将欲暮,如何辛苦悲。
常善粥者心,深念蒙袂非。
嗟来何足吝,徒没空自遗。
斯滥岂攸志,固穷夙所归。
馁也已矣夫,在昔余多师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饮酒·十六

陶渊明 陶渊明〔魏晋〕

少年罕人事,游好在六经。
行行向不惑,淹留遂无成。
竟抱固穷节,饥寒饱所更。
敝庐交悲风,荒草没前庭。
披褐守长夜,晨鸡不肯鸣。
孟公不在兹,终以翳吾情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述酒

陶渊明 陶渊明〔魏晋〕

重离照南陆,鸣鸟声相闻;
秋草虽未黄,融风久已分。
素砾皛修渚,南岳无馀云。
豫章抗高门,重华固灵坟。
流泪抱中叹,倾耳听司晨。
神州献嘉粟,西灵为我驯。
诸梁董师旅,芊胜丧其身。
山阳归下国,成名犹不勤。
卜生善斯牧,安乐不为君。
平王去旧京,峡中纳遗薰。
双阳甫云育,三趾显奇文。
王子爱清吹,日中翔河汾。
朱公练九齿,闲居离世纷。
峨峨西岭内,偃息常所亲。
天容自永固,彭殇非等伦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